跳到主要內容

090918暫別前的宜蘭小旅行-三之羅東林場、白米木屐村

太平山和阿里山同屬於台灣三大林場之一,早年有大量林木被運送往平地,即便現在禁止開採了,但後來種植的植栽能否恢復山林,尚未可知,尤其如果並非當地原生種的話。而送下來的木材皆集中在羅東,運送方式依地形以及科技進步而定,但不知道為何,看到修羅集材,總讓我覺得,是有咒術師召喚一群阿修羅來搬木頭的感覺,原來,這只是一個地名,主要還是依賴人力啊!




羅東林場保留了舊時的火車以及軌道,供人們遊憩觀賞,十分愜意,不過火車實在很重,即便是在軌道上,似乎還是難以推動。



園區免費參觀,還有一些舊時搬運木材的設施供人體驗,老實說,在木棧道上拉著木材並不會很累,但是我怎麼越拉越重呢?



羅東林場對面,就是知名的林場肉羹,之前來宜蘭,因為人太多所以沒有機會吃到,但這次品嚐之後,卻確實認為這是名過於實的一碗小吃,並非它不好吃,但似乎並沒有好吃到值得這樣大排長龍的排隊的地步。



玉兔鉛筆工廠距離羅東不遠,本來也是想排近我們的行程,但可惜他是一個預約制的場所,稍嫌不便,而電話詢問,發現內容包括團康、玉兔歷史、參觀廠區還有一些DIY等,寶貝對跟著小朋友一起做團康覺得有點尷尬,而對一個工廠的歷史研究,我也有點興趣缺缺,假日廠區又只是靜態展示,沒有人在生產線,那為了DIY等那麼長的時間似乎有些划不來,便在逛完販售部之後先行離開。



白米木屐村是社區營造最知名的一個例子,從白米博物館以及工藝館前的人潮即可得知,但寶貝跟我說,之前他們去十大經典農漁村裡的港邊社區,聽到白米木屐村為了做這些博物館以及宣傳,財務其實赤字,港邊不做那麼大宣傳,是不想跟白米一樣入不敷出,我並不認為白米的方式是全然的有問題,這也許是不同社區的操作策略差異,也許這裡以後反而轉虧為盈也說不定,不過當領了號碼牌進入博物館之後,發現導覽員在每個導覽項目介紹完,總是留下一些購買時間讓我們瞎拼,大概港邊所言是不虛的。



工藝館有現場示範怎樣從一塊木頭削成兩塊木屐,還有各種木雕皮雕電燒彩繪,看著現場師父的手藝,都覺得很佩服,尤其是寥寥數筆就能繪出美麗花形的技術,想必是下過一番功夫低。



而最後還有木屐販售展示區,有各種大木屐小木屐,彩繪的十分華麗,如果給小朋友穿這個,應該也是很可愛吧!



看到那麼多木屐,忍不著也到工藝館DIY一番,這裡有許多種商品可以體驗,皮雕電燒彩繪都可以,不過要做,就做一雙可以真的穿的吧!

一雙木屐一人做一隻腳,先用鉛筆打底稿,再用電燒描繪,電燒筆看似簡單,但是略抹則嫌太淡,過久又會太焦,很不好掌握。

等到電燒繪成,再用水彩上色,幾百年沒用水彩了,糊來糊去,真是難用。

等到水彩上完,便交給他們,等到上完漆以及釘好鞋面,他們便會寄到家裡。



傍晚,再到羅東夜市吃糕渣以及卜肉,有了昨天的經驗,這次便選了最多人排隊的一家,卜肉其實就是用麵粉包裹的豬肉下去油炸,而糕渣則是雞湯肉泥等熬湯摻粉凝塊後切塊下去油炸的食品,都是早年珍惜物力時代的產物,但是越簡單的東西,越難做的好,就像有的鹽酥雞可以炸成木材一樣。

但這家小春不虧是有人排隊的,卜肉外皮微酥,裡頭仍保留一點肉汁感,炸的好,而糕渣正如它之所以用來形容宜蘭人的個性一般,外冷內熱,外頭看起來不燙,像是炸蘿蔔糕的外皮,但裡頭像是高湯塊融化,有點半凝固的起司口感,十分誘人,不過,這一份各五十,有點小貴,雖然份量不少,但吃幾塊就會感到膩口,比較適合人多的時候吃。



吃完糕渣,又買了一碗米糕來吃,想說填填肚子,這似乎是宜蘭口味的米糕,上頭淋了一層厚厚的醬汁,只是這醬汁味道我很不喜歡,吃不習慣啊!



過沒幾天,木屐送來了,卻不是我們的名字,原來就算我們把名字寫在木屐底下,他們也不一定會再確認一次啊!

只好把錯的寄回去,再等我們的上好漆,又過了幾天才到。

寶貝的風格跟我的風格相差好多啊!但看起來卻不會很不合,這似乎也是蠻神奇的事。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烏克麗麗WORD製譜研究

    因為社大烏克老師發的譜時常有錯,那天展示他用ILLUSTRATOR來製譜,才明白為何那麼容易出錯,實在是因為illustrator物件太多了。一張譜基本上可以分成三個部分,歌詞、簡譜以及和絃,如果使用word編輯,那歌詞不會是問題,所以只要能解決簡譜與和弦,應該就可以很容易的用word製譜了。     拜請估狗大神,果然這些問題都可以處理:

090816中山樓

中山樓,是老蔣為了慶祝國父百歲冥誕而下令修建,不過很奇怪的,他選址的地方卻是陽明山的一處硫磺噴氣口。

義美牛奶糖新包裝

一直都蠻喜歡義美的東西,特別是霜淇淋與牛奶糖,所以趁著新年,也買一包牛奶糖來犒賞一下自己,牛奶糖換了新包裝,差點認不出來,袋子一大包,但是內容量卻好少,似乎不到半包。